滤筒除尘器采用垂直式滤筒布局,搭配聚酯纤维滤材,过滤精度达0.3μm,粉尘捕集率超99.5%。脉冲反吹清灰系统实现自动化除尘,适用于金属加工、建材、化工等行业的粉尘治理,节能低耗且维护便捷,排放浓度远低于环保标准。
为确保
滤筒除尘器安全稳定运行,延长滤筒使用寿命,同时维持操作人员健康,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作业。
一、启动前检查
1. 结构完整性确认
- 检查滤筒除尘器外壳是否无变形、锈蚀或密封不严现象,确保门盖闭合后密封条压合紧密。
- 确认滤筒安装牢固无偏移,滤材表面无破损或油污附着(如聚酯纤维滤筒需避免油脂污染)。
- 检查脉冲喷吹系统管路连接是否密封,电磁阀动作灵敏,喷吹管对准滤筒中心。
2. 辅助系统状态
- 压缩空气压力需稳定在0.4~0.6MPa范围内,储气罐定期排水防止水分进入喷吹系统。
- 风机轴承润滑油脂应填充至标准线,皮带张紧度适中,无裂纹或磨损。
- 电气控制系统无线路裸露,接地保护可靠,压差计、温度传感器等仪表显示正常。
3. 安全防护措施
- 清理除尘器周边2米内易燃物品,防爆场所需确认设备防爆等级符合要求。
- 检查检修平台护栏稳固性,高空作业区域需配备安全绳挂点。
二、运行操作流程
1. 分级启动
- 先开启压缩空气系统,观察脉冲喷吹是否按设定周期(通常10~30秒)工作。
- 空载启动风机,运行5分钟后无异常振动再接入含尘气流。食品行业需特别注意粉尘防爆要求。
2. 运行参数监控
- 压差控制:初始压差应<500Pa,当压差>1000Pa时需检查滤筒堵塞情况。木工车间等粉尘浓度高的场所建议加装压差报警装置。
- 温度管理:入口烟气温度需低于滤筒耐受限制(常规滤筒≤120℃,高温型可达260℃),超温时立即启动冷风阀。
- 排放检测:定期用粉尘检测仪测量出口浓度,确保符合GB16297-1996排放标准。
3. 脉冲清灰优化
- 根据粉尘特性调整喷吹参数:细颗粒粉尘(如焊烟)采用高频短脉冲(0.1~0.2秒),粗颗粒粉尘(如砂轮磨屑)适用低频长脉冲。
- 避免过度清灰导致滤筒纤维损伤,喷吹压力不宜超0.6MPa。
三、停机与维护
1. 正常停机程序
- 先切断含尘气源,风机继续运行15分钟吹净残余粉尘。
- 冬季停机需排空冷却水管存水,防止冻裂。
2. 滤筒维护周期
- 每500小时检查滤筒表面积灰情况,使用压缩空气从内向外反向吹扫。
- 发现滤筒破损(透光检测法)或效率下降20%时应立即更换。某汽车喷涂线案例显示,定期更换可使滤筒寿命延长至3年。
3. 关键部件保养
- 电磁阀每季度拆解清洗,更换老化膜片。
- 风机叶轮每半年做动平衡校验,防止积灰引发振动。
四、常见故障处理
1. 压差异常升高
- 检查脉冲系统:供气压力不足时调整减压阀,电磁阀故障则测试线圈电阻(正常值20~40Ω)。
- 粉尘板结情况:食品厂糖粉吸湿结块需增加热风吹扫功能。
2. 粉尘泄漏
- 密封失效:更换门盖密封条,法兰连接处用硅胶密封。
- 滤筒安装错误:确保密封圈卡入花板孔槽。
3. 异常噪音
- 风机异响:检查轴承游隙(应<0.1mm)或皮带打滑。
- 箱体共振:加固薄弱位置,添加阻尼橡胶垫。
五、安全注意事项
1. 有限空间作业前须检测氧气浓度(19.5%~23%),并设专人监护。
2. 处理易燃粉尘(如铝镁粉)时,除尘器本体需可靠接地,禁止使用铁质工具敲击。
3. 更换滤筒时佩戴防尘面具(KN95级以上)及护目镜。
六、记录与改进
建立完整的运行日志,记录压差曲线、维护内容等数据。某化工厂通过分析压差变化趋势,将滤筒更换周期从12个月优化至18个月,年节省成本15万元以上。
通过规范操作与科学维护,
滤筒除尘器不仅能保持99%以上的除尘效率,还可显著降低运行能耗。建议企业每季度组织操作培训,结合设备实际运行状况持续优化操作规程。